2022年晴川閣導游詞 .pdf
《2022年晴川閣導游詞 .pdf》由會員分享,可在線閱讀,更多相關《2022年晴川閣導游詞 .pdf(4頁珍藏版)》請在得力文庫 - 分享文檔賺錢的網站上搜索。
1、晴川閣導游詞各位朋友,大家好!今天我將帶大家參觀的是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有著 “ 三楚勝境 ” 之稱的晴川閣。晴川閣位于漢陽龜山東麓的禹功磯上,東對長江,與武昌黃鶴樓隔江相望。江南江北,樓閣對峙,互為襯托,蔚為壯觀。清順治年間文人程封在其登晴川閣詩中寫道:“ 憑欄高倚半江秋,楚國晴川第一樓” 。晴川閣的歷史雖然沒有黃鶴樓、岳陽樓那樣悠久,但由于其所居獨特的地理環境、獨具一格的優美造型以及諸多文人名士的贊詠,使它贏得了重要的歷史地位。所以用 “ 楚國晴川第一樓 ” 冠譽晴川閣是不為過的。晴川閣由三大主體建筑組成,包括主樓、禹稷行宮和鐵門關?,F在請大家和我一起去領略一番這座歷史上與黃鶴樓齊名的
2、古建筑群的風采吧。晴川閣主樓,又稱晴川樓。它始建于明代初年,為當時漢陽知府倡議興建,取唐代詩人崔顥登黃鶴樓寫下的詩句“ 晴川歷歷漢陽樹 ” 中“ 晴川” 二字命名。歷史上晴川閣屢毀屢建。明清兩代,晴川閣先后進行了五次維修,其間遭受最大的破壞有兩次,一次是明末農民起義中,晴川閣作為軍事要地,在硝煙彌漫的戰火中幾乎成為廢墟;另一次是太平天國運動中,太平軍在武漢與清軍進行殊死戰斗,在戰亂中晴川閣毀于大火。屢毀屢建的晴川閣重建后規模一次比一次宏偉,清湖廣總督張之洞曾親自為修葺后的晴川閣題寫楹聯:洪水龍蛇循軌道青春鸚鵡起樓臺名師資料總結 - - -精品資料歡迎下載 - - - - - - - - - -
3、 - - - - - - - - 名師精心整理 - - - - - - - 第 1 頁,共 4 頁 - - - - - - - - - 1911 年,辛亥革命爆發,龜山屢遭重炮轟擊,晴川閣受損嚴重,雖未全毀,但已成搖搖欲墜之勢。到了1934 年,一場大颶風吹塌了晴川閣。 1983 年,武漢市政府在重修黃鶴樓的同時,依照清光緒年間的樣式修復了晴川閣。閣名是由中國佛協主席、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所書。從此,晴川閣與黃鶴樓再次雄踞大江南北,樓閣對峙,交相輝映,成為江城一大旅游勝景,有 “ 三楚勝境,千古巨觀” 之美譽。請大家與我一起去登閣遠眺,真切的去體會一番臨江而立,縱覽晴川全景的獨特感受吧。大家可
4、以在此憑欄遠眺,前后龜蛇之巔黃鶴樓、電視塔赫然在目?,F在請大家隨我一起參觀其他的景點,此時映入眼簾的是“ 荊楚雄風 ”碑,碑上的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,是由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 年)荊南觀察使李振義所書。 “ 荊楚” 是指古代楚國大地,“ 雄風” 本意是指楚國人的那種英勇頑強,開拓進取的精神。而在這里則主要是贊頌晴川閣依山傍水,居高臨下的磅礴氣勢。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座連接龜山的古代城門就是鐵門關。鐵門關始建于三國時期,它背倚龜山,俯控江滸,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,上可追溯至春秋戰國,下至近代的武昌辛亥革命,其間三國時期的爭戰最為激烈。據史料載,孫吳軍為扼守龜山這一軍事要地,依山傍水修筑這鐵門關
- 配套講稿:
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,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。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。
- 特殊限制:
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、國徽等圖片,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,禁止商用。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。
- 關 鍵 詞:
- 2022年晴川閣導游詞 2022 年晴川閣 導游
